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
400-123-4567(24小时服务)

b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江山壮丽 我说长城丨“长城色”是什么颜色?是这对父女的肤色是他们最爱的颜色

 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,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,以明代长城为界,与山西省右玉县、平鲁区、偏关县接壤。清水河县境内的明长城遗址是万里长城的中段,也是内蒙古境内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、最具历史价值的一段,它与黄河在这里“拥抱相会”。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,清水河县的一对父女接力行走长城、记录长城、守护长城。

  我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,出生在长城脚下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。家乡的长城属于明代万里长城的中段,全长150多公里,它分布密集、留存完整、随山起伏,在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墩台林立、烽燧炬列,景观很独特。

  长城文化可以说是我的精神家园,我对长城的探索源于我的父亲高旺的影响。1977年,我父亲在清水河县广播站当记者时,偶然读到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撰写的一篇关于长城的文章,引发了他对长城文化的兴趣,他决定自己实地走访,填补相关研究资料的空白。

  上世纪80年代,家里并不宽裕,父亲为了自费徒步考察长城,卖掉了自家住的窑洞,才凑够钱买了台海鸥相机;为了节省经费,考察途中,他还经常到老乡家借宿。

  我第一次见到长城是在10岁那年,就觉得特别新奇。父亲告诉我,“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工程奇迹,是需要保护的”,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。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,儿时的我就跟随父亲一起考察长城;每次考察回来,父亲编撰稿件,我就在一旁帮着誊写。

  1989年,高旺在清水河县考察长城时,发现部分村民偷偷拆掉长城砖,用来盖猪舍、围羊圈,他当即制止,并向上级写材料汇报情况。不久后,清水河县与山西省偏关县、平鲁区共同组建“偏平清联合保护长城委员会”,由高旺倡议保护长城的建议得到落实

  时光匆匆,多年后,我竟走上了父亲当年走过的路。1993年,父亲决定创办全国第一份中英文长城期刊《万里长城》,人手和经费都很紧缺,我那年25岁,选择离开了记者岗位,帮助父亲创刊。

  因为长城,父亲历经20年风雨走遍了内蒙古、宁夏、山西等省区市,收集了关于历代长城的资料1000多万字、拍摄照片1万多张,给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;1999年父亲去世,我加入了内蒙古长城研究会,继承他的遗志,成为一名全职的长城文化研究者。

  如今,整整三十年过去,一个双肩包、一部手机、一台照相机、一个笔记本,它们早已成为我行走长城的“标配”。一年365天,至少有150天,我不是在长城上,就是在去往长城的路上,曾有朋友跟我开玩笑说,“晓梅,你的脸快晒成‘长城色’了”。

  每每看到蜿蜒的明长城盘踞在山间,我都会无限感慨——我镜头下的明长城不仅是建筑,更是一段历史,是当时人们建造长城时坚韧不拔的精神。

  这些年来,我也常将行走长城的所思所感凝诸笔端,先后出版了《情系长城》《长城华章》《线年出版的《故塞长风——内蒙古明长城科普摄影集》,记录了明长城沿线边堡、关口、墩台、马市等文物古迹的现状,为明长城保护和修复提供了一手资料。

  2019年,内蒙古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计划并开始选址,清水河县北堡明长城等3处长城遗址入选。去年10月,文化和旅游部发布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,家乡清水河县的北堡乡老牛坡村、北堡乡口子上村、老牛湾镇被列入长城古村名镇寻访之旅线路,这让我尤为自豪。

  长城还有太多的故事可待挖掘。我期盼能让更多人了解长城、爱护长城,让长城永远留在我们的视线里。

  清水河长城是明代外长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分为大边和二边,是不同时期修建的,实际上它也是一种防御的纵深——前面一道防线一旦被攻破了,里边还有一道防线作为继续防御的手段。清水河明长城小元峁段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。

  内蒙古和山西是以长城为界的,内蒙古的清水河明长城和山西偏关的明长城,实际上都是大同镇长城的防御体系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偏关和清水河就长城保护和利用应该做很好的协作。现在双方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联防联保机制,今后如果把资源整合起来,做整体的开发利用、特别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利用,我相信不管是对清水河县、还是对偏关县,都能达到1+12优势互补的效果。

 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专题更多江山壮丽 我说长城丨“长城色”是什么颜色?是这对父女的肤色,是他们最爱的颜色

  清水河县境内的明长城遗址是万里长城的中段,也是内蒙古境内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、最具历史价值的一段,它与黄河在这里“拥抱相会”。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,清水河县的一对父女接力行走长城、记录长城、守护长城。

Copyright © 2014-2023 b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    皖ICP备19003144号-2